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育 > 仲建宇的驻村故事 正文

仲建宇的驻村故事

时间:2025-04-05 07:25:38 转载源:今日要闻网 作者:浅笑 点击:1302次

简阳市融媒体中心驻村干部要“驻村”,更要“助村”。从2022年12月以成都市经信局选调生的身份下乡,到2023年9月任命为禾丰镇牛心山村第一书记,“90后”博士仲建宇吃在村上、住在村上、心在村上,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,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,与村“两委”、村民齐心协力,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育新品、拓产业 推进强村富民“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,也能照顾到读书的孙子,安逸!”近日,在禾丰镇牛心山村赤松茸大棚种植基地,基地管理员蒋仲华和其他村民正忙着采收赤松茸,他告诉记者,他在这里务工,不仅离家近,每月2000元的工资,收入也比较稳定,这对今年71岁的他来讲,特别知足。“这季赤松茸是今年10月底种下的,目前已经采收20多天了,卖了有6千余斤。”仲建宇介绍道,今年种植的7亩赤松茸,将持续采收到明年4月份,通过“村集体+专业人才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不仅实现当地3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,也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。仲建宇向企业推介赤松茸2022年12月,以选调生身份下乡的仲建宇,发现牛心山村几乎没有产业基础,村集体经济底子薄,在禾丰镇19个村(社区)中排名靠后。深知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,一心想为民办实事的他,2023年9月,毅然主动申请担任驻村第一书记,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,与村“两委”一起带领村民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。在一次驻村工作片区会上,仲建宇了解到丙灵村在种植新品种稻米——“紫香糯”,它是成都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新品水稻,种植管理方法与普通水稻相似,具有颜值高、品质好、经济效益高等优势。仲建宇和村“两委”商议后,决定和丙灵村协同发展“紫香糯”稻米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起点。但选好路子,村民担心卖不出去,不愿尝试成了新难题。仲建宇(右)与村民种植紫香糯稻为打消村民疑虑,仲建宇和村民签订“稻米包回收”协议,以高于常规稻米市场价三毛钱的价格回收“紫香糯”稻米,并在村办公室旁闲置的5亩地里先行示范试点。仲建宇说:“今年10月,牛心山村紫香糯稻米热卖,田里收获的稻米销售一空,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。村民尝到甜头后,积极跟进种植,逐渐形成‘专家教、农户种、集体卖’的良好发展模式,预计明年将达到50亩的种植规模。”敢想敢干,让产业多点开花。仲建宇还针对本村种植花菜、辣椒、土豆等传统农产品质量不好、附加值不高、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,邀请专业技术人才指导,以大棚种植为突破,新培育种植羊肚菌、赤松茸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,在多方努力尝试后,产业发展逐渐有了起色。牛心山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13万元提高到2024年的26万元。消返贫、修道路 踏实为民办实事“多亏了仲书记,及时帮我把羊子卖出去,真是太感谢了。”今年74岁的李信先,是仲建宇联系的防返贫监测对象,家中妻儿均患有疾病,只有他一个弱劳动力。2023年,李信先利用产业帮扶资金,购买了8只简州大耳羊,在免费养殖指导、疫苗接种等优惠政策支持下,他成功积累到第一笔资金,今年又将简州大耳羊养殖数量扩大至60多只。仲建宇了解村民养殖情况“在走访检测对象时,了解到李大爷家大耳羊亟待销售,我就积极对接上级资源,帮他寻找买主,一共卖了10只大耳羊,有3万多元。”目前,李信先养殖的简州大耳羊正陆续出栏,收入持续稳定,消除了返贫风险,日子也越过越好。据了解,全村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22年的14121元,增加到2024年的19654元,增长39.2%。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,始终踏实为民办实事。驻村工作期间,仲建宇还积极对接定点帮扶单位,充分整合各类资源,帮村里修好了损坏的水泥路,让2000余名村民出行更方便舒心;即将安装上的55盏太阳能路灯,也将进一步改善村民晚上出行条件,照亮村民安全回家路。“下一步,我将凝聚各方力量,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继续为老百姓办实事、解难题,扎实推动产业发展,让牛心山村风景更美丽,村民更富裕。”仲建宇说。记者 | 侯佩茹部分来源 | 禾丰镇编辑 | 郑玥岚责编 | 胡禹审核 | 李艳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涉及版权、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—27222000点击在看 会有更多好看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